成都西南联校期货(成都市西南联合交易所)

黄金期货 2024-10-18 04:13:12

成都西南联校期货(成都市西南联合交易所)_https://www.zghnxxa.com_黄金期货_第1张

引子

成都西南联合交易所,又称成都西南联校期货,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成都成立的一家期货交易所。它汇集了西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专家,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沿海地区相继沦陷,上海、天津等金融中心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稳定经济,保障抗战物资供应,国民政府决定在内地成立期货交易所。1941年10月,成都西南联校期货在成都开业。

组织结构

成都西南联校期货由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主任许涤新担任理事长,川大、重大的经济学家为理事。交易所内设总务、营业、监察等部门,负责日常运营和监管工作。

交易品种

成都西南联校期货主要交易农产品期货,包括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等。这些品种都是抗战期间重要的战略物资,期货交易有利于稳定价格,保障军需物资的供应。

运作模式

成都西南联校期货的运作模式与现代期货交易所基本一致。交易所提供交易平台,交易双方通过经纪人进行买卖交易。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反映了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历史意义

成都西南联校期货的成立具有以下历史意义:

  • 开辟了中国期货市场的新篇章:西南联校期货是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期货交易所,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保障了抗战物资供应:期货交易稳定了商品价格,促进了抗战物资的流通和运输,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 培养了期货人才:西南联校期货的运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期货人才,为新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输送了智力支持。
  • 推动了经济学研究:西南联校期货的存在为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期货理论和实践的宝贵平台,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
  • 见证了历史:西南联校期货是抗日战争这段特殊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遗迹保护

成都西南联校期货的旧址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7号,现已成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已被改建为西南联大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了西南联校期货的历史和贡献。

成都西南联校期货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它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西南联校期货的旧址作为历史遗迹,提醒着我们抗战的艰苦岁月和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发表评论